1992年以后,中国对外开放进程进一步加深和扩大,对外经济和贸易出现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次高潮,沿海国际海运港口作为对外交往的窗口,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从1986-1999年中国对外开放港口外国船舶进出港情况看,1992年是一道分水岭,前一阶段的1986-1991年,进出中国对外开放港口的船籍国数年平均量为70个,进港船舶年平均16237艘、98240404总吨位,出港船舶年平均16400艘、99072470总吨位;后一阶段的1992-1999年,进出中国对外开放国际海运港口的船籍国数年平均量为87个,比前一阶段增长24.29%,进港船舶年平均39595艘、310426759总吨位,比前一阶段分别增长143.86%、215.99%,出港船舶年平均39649艘、306282639总吨位,比前一阶段分别增长141.76%、209.15%。
外国船舶数量的增多对港口的通过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港口一直处在超负荷运行状态,尽管放开港口建设的准入,引进外资,集体、个体可以参与码头建设,投资主体实现多元化,并实行“中央和地方双重领导”的国际海运港口管理体制改革,调动地方建设港口的积极性,但是压港、压船、压货的“三压”现象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性地解决。进入90年代,为了迅速改变港口“瓶颈”问题,政府实施调控政策,首先加大投资力度。
纵观中国当代港口建设的历程,可以明显地看出1973年是中国当代国际海运港口建设的重要转折年份,在此之前沿海与内河的港口建设基本上处在平等地位,两者的固定投资大体上均衡。1973年,周恩来发出号召,从此之后实施不均衡发展战略,以沿海港口为重点,沿海与内河的国际海运港口建设固定投资差距越拉越大。1950-1972年,沿海港口为8.04亿元,内河港口为5.6亿元;1973-1991年,沿海港口为237.29亿元,内河国际海运港口为39.83亿元;1992-1999年,沿海港口为564.87亿元,内河港口为80.56亿元。在这三个时期,沿海的国际海运港口建设固定投资分别是内河的1.44倍、5.96倍、7.01倍。沿海与内河的港口发展趋于两极分化,悬殊较大。这是为了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实行宏观调控的结果。
经过政府的宏观调控,加大投资力度,中国沿海港口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吞吐能力、技术装备、集疏运条件和管理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港口能力紧张的矛盾有所缓解。从船舶在港停时这项指标可以看出沿海国际海运港口通过能力的变化,分两个阶段进行比较分析:平均每次在港停时,1980-1991年平均为3.38天(其中外贸船为7.57天),1992-1999年为2.3天(其中外贸船为3天),后一阶段比前一阶段减少1.08天(其中外贸船为4.57天);平均每千吨货停时,1980-1991年为0.45天(其中外贸船为0.62天),1992-1999年为0.23天(其中外贸船为0.28天),后一阶段比前一阶段减少0.22天(其中外贸船为0.34天)。从中可以看出船舶在港停时逐步减少,反映出港口效率在不断提高,通过能力在不断增强。
明确交通部作为港口建设宏观管理的职能部门,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是约束投资主体的行为。与运力调控不同,政府对国际海运港口建设的调控不是抑制总量增长,反而是要加快总量增长,此外还要在结构上调控。该时期港口的码头和泊位数量增长较快,尤其中小型和通用码头还出现过剩,但是大型、深水、专业性码头和泊位严重不足,结构上不合理。因此,国际海运港口结构调控也成为政府在该时期的重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