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国际海运环境对中国海运发展相当有利:一是国际贸易疲软,以致国际运力过剩,大量廉价船舶出售,1987年,联合国贸发会的报告称,世界商船中约有25%闲置或亏载,造船能力有40%过剩;而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之际,对外贸易方兴未艾,贸易运输需求旺盛。二是海运强国的经营成本处在上升期;而中国燃油能够自给,且价格低,船员工资水平低,因此中国的经营成本较低。
因而,该时期中外海运企业发展状况迥异,凭经营成本低的优势,中国远洋运输公司于1986年三次降低运价,以有效地在国际海运市场上竞争,扩大第三国运输的业务量,减少对本国货源的依赖。1987年还继续降价,打破班轮公会的垄断局面。中国远洋运输公司的船队吨位在该时期进入世界前十位。反观海运强国日本22家远洋运输企业自1983年3月以后连续3年赤字,特别是从1985年3月开始,竟连维持收入的下限金额都很困难,三光汽船公司、中村汽船公司等企业相继破产。
在此背景下,中国的海运实力在该时期迅速上升,按船籍统计,1991年中国籍船舶总吨数排名世界第十。中国海运实力的上升与地方海运力量的迅速增长密切相关。1990年6月,中国获准从事国际海运的船公司有130家,共1548艘船舶。其中属于中远系统的有8家,583艘船;属于中远合营船公司的有18家,69艘船;非中远的交通部属单位有11家,227艘船;地方公司有88家,613艘船;工贸系统公司有2家,4艘船;外运系统船公司有3家,46艘船。按经营范围划分,从事近洋运输的有115家,从事远近洋运输的有15家。绝大多数的地方公司从事近洋运输以及至港澳地区之间运输,仅经营地方到港澳的航线就有29家。1979-1991年,地方水运部门的船舶数量在不断减少,从1979年的5429艘到1991年降至3481艘。但是净载重量却在增长,1979年仅52.6万吨位,1991年达到208.3万吨位,增长2.96倍;总功率也在增长。其原因是船舶结构不断优化,向大型化、高能化发展。
从各省份来看,河北、浙江、福建和广东是传统的海运大省;而辽宁和江苏的发展速度最快,辽宁1991年的海洋货物周转量是1979年的15倍,江苏1991年的海洋货物周转量是1979年的37倍;内陆省份发展海洋运输属历史性突破,安徽和江西两省从1983年开始参与海运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