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计算的均衡结果,我们可以对市场和社会绩效进行比较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本模型中的贸易政策工具可以用于分析双边市场中的市场准入(指定货代公司的数量)、国有货代公司承担的社会责任水平和政府对国有货代公司的补贴。该模型也可以分析在市场规模不同的情况下,各国实施贸易政策工具产生的不同影响。
因此,我们首先关注一家国有货代公司和其竞争者间的竞争关系,其次进一步分析政策工具对市场价格、消费者剩余、市场份额和社会福利的影响。根据以上四种情形的竞争均衡结果,我们可以分析货代公司间竞争的战略互动:在所有情形下货代公司均进行数量竞争。定义q=R(q,q号)为本国国有货代公司s在细分市场H上对其竞争对手,包括本国私有货代公司及国外私有货代公司的反应函数,从而q=R(q,q)时,反应曲线所示。
所有四种情形下,aqy/aa<0都成立,因而国有货代公司和私有货代公司在相同细分市场上的数量竞争是战略替代的,这与一般的混合寡占模型分析结论一致。而私有货代公司在相同细分市场中则是战略互补的(aa/aa=1),这源于私有货代公司的同质性假设;因此,不同情形下细分市场上的竞争更多是一家国有货代公司和几家私有货代公司的竞争。
即使在动态情形下,私有货代公司间的战略行为也是互补的,我们也可以得到aq/aa=(2n+1)>0,先进入的私有货代公司较后进入者有先行优势,但这并没有改变私有货代公司战略互补性的基本性质。在静态情形下,因为货代公司的社会责任或获得额外政府补贴的机会,国有货代公司有激励在两个细分市场上扩大产量;因此其均衡产量水平要高于私有货代公司(q”-=a“-(2n+3)d'=0≥0),这说明只要政府实施针对国有货代公司的偏向政策,在数量竞争模型中国有货代公司有数量扩张的激励。均衡数量优势与政策偏向程度直接相关。在动态竞争中,国有货代公司的产量应该严格大于私有货代公司,说明先行优势会强化国有货代公司扩张产量的优势,即使针对F国的先进入航空司O也是如此。
我们忽视了动态情形中货代公司s对货代公司0的反应曲线,除斜率不同之外(aqgy/agH=-2),该曲线与货代公司s对其他私有货代公司的反应曲线相似。这也正是我们构建的混合寡占模型的解释力。由于在两个细分市场上均衡结果是对称的,以上分析适用于细分市场F和整体市场。